首页

〖H.P.L栖心之栈〗

时间:2025-05-22 22:30:30 作者:生物多样性保护,中国正徐徐展开亮眼画卷 浏览量:91627

  “不断在共建‘一带一路’的历程中取得新成绩”

  ——中建中东沙特德拉伊耶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见闻

  人民网利雅得5月4日电 (记者管克江)沙特首都利雅得西北部的山谷之间,脚手架林立,数十辆各式卡车往来穿梭。300年前,沙特王国从这里起源。如今,根据沙特“2030愿景”,以古城德拉伊耶为中心,一座涵盖酒店、博物馆、商场、餐厅、住宅等多种设施的新城将拔地而起。这个名为德拉伊耶门的项目预计投资600多亿美元,到2030年将吸引2700万游客。中建中东公司为这一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标段提供总承包。

德拉伊耶门项目建设场景。艾哈迈德摄

  进入夏季,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。现场经理艾哈迈德驾驶四驱车带着记者一会“下山”一会“爬坡”。“德拉伊耶地区就是一个山地,我们要在削平山头、填埋山谷的同时,下挖50米深的隧道。将来项目建成后,7平方公里内,地面只有步行街和综合娱乐设施,汽车要从隧道内穿行。”

  按照工程要求,中企将修建总长度约3900米的1条行车隧道、1条管线隧道及配套公共设施,如污水、雨水、灌溉、供水管网,以及消防管网、 通讯网络、电力路灯、监控安保和两座水泵站等。经过两年多的建设,不少标段的隧道已经完工。

施工场景。中建中东沙特分公司供图

  一处环岛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吸引了记者注意。走到一旁观察,才发现它如同身高数十米的庞然大物,向不同方向伸出了巨型"触手"。艾哈迈德略微扬起下巴,告诉记者:“去年我亲身参与了这个巨型环岛的混凝土浇筑过程。它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量,创下沙特工程史纪录。”

  据介绍,这个行车隧道环岛总共浇筑了17300 立方米的混凝土。其中,中间板部分耗时20小时,一次性浇筑6050立方米混凝土。顶板部分连续进行了24小时30分钟的施工,一次性浇筑6650立方米混凝土。如此大的工程量,要在沙特高温环境下完成,挑战不小,对工程管理和调度保障也提出很高要求。正因如此,去年4月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,现场观摩的德拉伊耶门发展机构首席执行官杰瑞·因泽里罗表示:“能够亲眼目睹这样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是一件奇迹。德拉伊耶门正在进行的基础设施工程强化了我们的信心,让我们一起见证雄心勃勃的‘2030年愿景’计划为沙特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!”

  回到项目部,中建中东沙特分公司副总经理德亚·阿卜杜勒—哈利克给记者展示了一幅沙特地图。图上标注了沙特政府计划发展的巨型基础设施项目,新未来城、红海新城、德拉伊耶等赫然在列,据估算,各项设施总投资加起来已近7000亿美元。“沙特‘2030愿景’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,以加快经济多元化转型。德拉伊耶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,也是中建中东在沙特承接的第一个基础设施项目。我们将全力以赴,优质履约。”

  德亚来自埃及,在中建中东已经工作了14年,参与了6个项目。从现场施工经理到项目经理、项目董事乃至中建中东在沙特职位最高的外籍工作人员,他说,他也见证了中建中东的发展历程。“企业发展同经济大环境、阿中关系等息息相关。”德亚说。

  德亚(右三)在和员工开会。中建中东沙特分公司供图

  按照计划,中建中东德拉伊耶门项目将于2025年交付。德亚说,中企目前是各承包商中进度掌控最好的,其履约能力得到业主高度赞许。2023年,项目获得英国安全委员颁发的国际安全奖卓越奖。”在建筑行业工作艰苦而又充满挑战,但我喜欢挑战。特别是,中企的工作环境充满平等和尊重的氛围,我得到了公司各方面的大力支持。我愿意跟随中企,不断在共建’一带一路‘的历程中取得新成绩。”

  中建中东公司董事长王少峰表示,中国建筑将沙特作为重点战略市场,将始终坚持品质履约和价值创造,贡献更多的中建方案,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作出更大贡献。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九一八!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!

一年前的3月5日,同样在江苏团,也有一位“工匠”与总书记面对面。来自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单增海,向总书记汇报“国之重器”的硬核实力。

“能在这个日子见到老朋友,实现了我们在台北分别时许下‘想见你’的小小愿望。”北京大学博士生杨晨受访时说,春暖花开时,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从真诚的交心开始,是一个良好开端,“就像中华文化一向讲究人情要厚积,关系在往来”。他还感慨道,此岸就是彼岸,彼岸亦是此岸,两岸同胞就是一家人,一家人不说两家话。(王世博 朱贺 制作 周璟)

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

澳门4月22日电 (记者 戴梦岚 陶社兰)中国—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(澳门)(简称“中葡论坛”)第六届部长级会议22日上午在澳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开幕。

复旦大学将组建联合实验室为澜湄流域筑起沟通的太空桥梁

潦浒陶瓷制作技艺是云南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一件传统手工陶艺品需历经采泥、揉泥、制坯、成型等近20道工序才能完工。近年来,随着潦浒陶产业产品附加值增加,文化品牌知名度提升,千年潦浒陶摇身一变,成助推乡村振兴的新产业。潦浒村也成为年轻人创业就业的新高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